生命本体是道的当下化身,是宇宙精神的外现。
一个思想者,怎么可以不意识到时代精神、文化基因的存在,并把持到时代命脉的流传,并永驻于胸间而不惭悔?
一个思想者怎么可以将要认识到文化的使命,时代精神的感召,并停留于此——那足以肇致可耻的淡忘、漠视、自我分裂的意识?
本体感是书斋、经院哲学家纳闷甚至不以为然的。对存在、当下自身的体验,它只有来自于生活、经验、宇宙万物,来自于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全息式关注。
思想决不是纯意识的东西。精神、意志亦如此。一个人的体魄、人生轨迹与磨难,象老子那样探索本体的奥秘,使人思想迈向澄明之境,精神伟岸庄严,意志坚定,影响并促进了思想的辉光。孔子云:“充实而生辉”,即此道理。
忘却修炼和对生命机体健全的保持,乃是对思想生命的背叛。
李正天让我着实看到这个世界的精彩,并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光明什么是正大,什么是思想的宗师、真的哲学家和艺术家。在这个世界上,东西方文明孕育到今天,李正天会否成为一个跨越两半球对世界哲学史,尤其中国乃至东方的思想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呢?历史上有多少人有此殊荣呢:老子、苏格拉底、牛顿、康德、马克思、孙中山、爱因斯坦、圣雄甘地、鲁迅、波普尔……这些人,分布在世界的宗教、科学、哲学、政治、文化领域,在人类闪耀的史册上为这个星球的澄明昌兴抹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对他的关注,对他思想的研究,就如鲁迅研究、康德研究一样普遍而历久不衰;他和他所创立的思想体系的积极影响,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深远而巨大。
思想者最痛苦莫过于不能公开自己的思想与言说。
有话不能明说,暗地里说;不能放言无忌,便含蓄着说;
不能打开天窗说亮话,坦荡荡地说,而仍借死尸还魂,借历史幽灵,他乡孤魂,拐弯抹角地说。我们的舆论界、一切以主持正义、公正为最高荣耀的传媒界,当以此为耻辱。
如果李正天的思想文章和形象更广泛出现在传媒和舆论界,人们将不难发现:
原来那么多的文人只是习惯于叠叠不休,而撇开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
那么多人自以为有智慧,却依然只会在爱情、友情、人生等小范围话题里兜圈子,或许压根儿忘了还存在站在巨人肩膀上窥这世界奥秘的人!
那么多的人寄希望于精神导师,乐此不彼于名人、史迹轶事的绍介传扬。似乎眼下的生活、针贬时事、直面惨淡的现实不算是学问。
还有那么多的人用头脑代替心灵,用理性代替了感性、直觉去思考,还自恃感觉良好。
这一切的一切,或许会少了许多罢!
真正想说的话,很多都埋进肚里;或进了棺材;而这些世之危言,本来是倾注了那沉默以堪的人们平生的精神血脉的!
本来是不会对历史的进程无所动于衷的!
本来凭着他们的高迈之言,黄钟大吕之语,这个社会或许是可以少许多悲剧、灾难与不幸的!
李正天,中国需要李正天,需要一群群象他这样为世人行事的智慧的种子!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大风大浪面前不得不低头,只为了一碗饭的悲剧命运。有人说;“文革”时冯友兰作检讨,也是为了生存!
中国的老百姓,为生存而四处挣扎,大多数总不能挺起胸脯直起腰杆面对良知和世界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一个中国人!”
从反面映衬,倘李正天之大智慧周行于世,对于民族、国家的兴盛,当是何等的震撼!用一句唐诗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但这样的人,由于在广州遭到不公正的文化禁绝的命运,人们无缘更广泛更及时地聆听他的智慧。民间多少这样的心声,多少这样的衷曲,多少奋进,多少创力,在默默无边的暗哑中窒息,化为虚无。其实,本来只须那么一点星光,就能燃起暗而熹微的期望与解救。平常百姓不解其孤独深思之状,智慧不周行于世,岂不是大悲哀?!
借用美国《时代》杂志一句话:
他们的构想,远见,品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他们有能力让我们重新认识世界。
上一篇:九、被景仰的与被冷漠的……
下一篇:结语:历史将会作证
免责声明: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不代表素心书斋观点,素心书斋不享任何版权,不担任何版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