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的更大责任乃是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之需要;继承之后的感悟、体验和建构需要(思想而非阐释、学问);在救世责任与哲学原创间的平衡。
建构性的悲壮――我注意到那些一味强调原创、漠视批判责任的带有贵族化倾向的意识(其本身置得怀疑),在这个社会上正在加速着不公正、冷漠行为的泛滥。这种意识基本上反对基督之爱;它掩盖在艺术前卫性、先锋性(如创造癖)、形式主义、语言本体主义的时尚之中,却几乎不关时代痛痒。
那种对反对批判责任的意识不满,注意揭示现实真相的人认为:太多真相与言论被扼杀,在舆论一律的封闭下被掩饰,时代和社会的苦难、邪恶、悲剧借着这种真相扼杀而变态、麻木、疯狂、分裂。而争取言论自由和开放民主的空气,不正是时代精神的重大任务吗?
要将思想辩论、思想的澄清同人身攻击、暴力、政治迫害区别分来。生产方式、范式的产生、新理论的诞生无一不是经过思想辩论或者穿过重重迷雾破除许多谬误而达至澄明境界。
偏激的合法归宿:指向自由、深刻地揭示存在。自由即首先捍卫自己的生存权,事哲学与自由撰稿的权利。
上一篇:自我矛盾的冲突意识反对和谐世界观
下一篇:论人的道德自律
免责声明: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不代表素心书斋观点,素心书斋不享任何版权,不担任何版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