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书斋
学人
专题
资料
下载
搜索
声明
图书
论文
投诉
关于
政治 图书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本书作者是十九世纪德国无产阶级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十分憎恶资本主义制度,主张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他的思想带有相当多的乌托邦主义的成份。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魏特林的共产主义思想“还是颇为粗糙的,尚欠修琢的,纯粹出于本能的一种共产主义”。本书为作者的主要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书有极高的评价。卷首所载编者导言对原著作了评价。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不代表素心书斋观点,素心书斋不享任何版权,不担任何版权责任。
目录
导言
阅读
序言
阅读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社会病态的产生
阅读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私有动产的产生
阅读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私有不动产的产生
阅读
第一部分 第四章 遗产继承的发明
阅读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战争的发生
阅读
第一部分 第六章 奴隶制度的产生
阅读
第一部分 第七章 商业的发生
阅读
第一部分 第八章 金钱的发明
阅读
第一部分 第九章 爵位和职衔的产生
阅读
第一部分 第十章 军事制度
阅读
第一部分 第十一章 祖国、疆界和语言
阅读
第一部分 第十二章 金钱与商品的杂货店
阅读
第一部分 第十三章 宗教和风俗道德
阅读
第二部分 序言
阅读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社会制度的要
阅读
第二部分 第二章 论管理
阅读
第二部分 第三章 论科学
阅读
第二部分 第四章 论选举
阅读
第二部分 第五章 论劳动
阅读
第二部分 第六章 技工团
阅读
第二部分 第七章 中央技工团
阅读
第二部分 第八章 工作理事会
阅读
第二部分 第九章 三人团
阅读
第二章 种族:最为牢固的断层线 - 来自《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
总计 7883 字,20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4 分钟
王小东
2009/10/01
当我们考察信息时代时,我们不仅要考察那些最具有信息时代特点、最受信息时代影响的断层线,而且要考察其反面,最不受信息时代影响的断层线。简而言之,我们不仅要考察那些最“比特”的东西,而且要考察那些最“原子”的东西。我认为,就世界政治地图而言,最“原子”的东西莫过于种族之间的断层线。其他东西,如文化、语言、宗教、意识形态,甚至国家,其观念的成分——即“比特”——要大得多。“比特”成分大的断层线易受信息时代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往往会变得模糊不清或错综复杂。而以人的体形特征、遗传学构造这些最为基本的差异为基础……
去看看
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
第1章 导论 - 来自《财产与自由》
总计 1880 字,5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1 分钟
[美]詹姆斯.M.布坎南
2009/10/01
无论从历史上、语言上还是从法律上讲,“某一件公共的东西或者所有公共的东西”都是公共财产。若干个(许多个)个人(家庭)分享从某种具有潜在价值的资源当中产生出来的利益。私有化意味着在界线分明的独立的使用者之间分割这种资源。对使用的激励减弱了,而有价值的产品将会增多。这个简单的道理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古老,而且在对基础经济学的认识当中,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在本书中的论点是,这个简单的道理,为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称之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绝对不同于为私有财产所作的另一种辩护,这种辩护是由经济学家们或者法……
去看看
财产与自由
第21章 六十三号的两女人 - 来自《一百个人的十年》
总计 10658 字,27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6 分钟
冯骥才
2009/10/01
六八年,“文革”清队期间,中国北方某大城市一座赫赫有名的大工厂,建造起一所纳 粹集中营式的非法监狱,号称63号。许许多多知识分子和干部在里边受到惨无人道的迫 害。十年后,粉碎“四人帮”不久,它曾经一度被揭露出来,并举办展览,昭示给世人。其 稀世罕见的酷刑、残忍暴虐的程度,森严绝密的组织手段,惊骇一时。如今这展览早已撤 除,遗址也荡然无存,当笔者走访当年63号的侥幸生还的幸存者时,仍不敢相信这是仅仅 十几年前中华大地发生的事实。一个号称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它疯狂起来竟然胜过史前期 的野蛮。而这些幸存者回首往事,余悸犹……
去看看
一百个人的十年
第十六章 马克思的无产者与马尔萨斯的预言 - 来自《财产权是自由的守护者》
总计 1549 字,4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1 分钟
[美]J·M·布坎南
2009/12/27
第十五章摘自《新事态》的段落表明,拥有财产的权利是工人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手段。在整个讨论中暗含的,是对古典经济学家的生产成本的工资理论的否定。为了使财产的获得成为工人的有意义的目标,工资必须足够多,应超过确保只容许劳动力再生产的生计水平上的生存的限度。按照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扩展,工人仍未能获得财产所有权使之成为可能的最小自由;工人仍然深陷于工业无产者的困境,受制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无情运作,这生产过程必然使全部的经济剩余都流归于“非劳动的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者。工人最容易受到&l……
去看看
财产权是自由的守护者
第八部:风暴前的权宜 - 来自《罗斯福传》
总计 33017 字,83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17 分钟
[美]简·爱德华·史密斯
2009/10/01
山雨欲来 1936年6月21日,采访过欧洲主要国家首脑的安妮.奥黑尔.麦考密克夫人在 《纽约时报》上撰文,就罗斯福与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治国者的外貌作了比较。她发现后者 为执掌政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紧张和焦虑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艰难时世令他们 面容憔悴,过早衰老;他们全神贯注于自己造成的令其精疲力竭、焦头烂额的时局,他们在 嫣然独处时显得疲惫而困惑。而美国的罗斯福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形象:总统职务在他身上留 下的痕迹之少令人惊异,他在愉快而自信的神情背后保持着一份超然的宁静和安祥。“他体 重略增,华发少许……
去看看
罗斯福传
何清涟:“适者生存”与“有闲阶级”——面对财富与贫困的思考 - 来自《有闲阶级论》
总计 7537 字,19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4 分钟
[美]凡勃伦
2009/10/01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对错,都远比一般人更具影响力。而事实上,除了这些伟大的思想外,也没有任何其他东西更能左右这个世界了。许多务实之士自以为能免除知识的影响,其实他们往往是为过时的经济学者所摆布。(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人只要生存于世,就无法回避几个带有终极意义的人生问题:生和死、贫和富、爱和恨。一个人终其一生,其行为实际上就是对这几个问题的不断解构和回应。大多数人的解构都平淡无奇,只有少数具有大智慧和深沉之爱的人才能将自己的回应化作地球上最美的思维之花,润泽人类的心灵。随……
去看看
有闲阶级论
第廿三章 与度规时间相对照的生理时间 - 来自《认识与谬误》
总计 5879 字,15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3 分钟
[德]恩斯特·马赫
2009/10/01
第一节 在一个尽可能均匀和恒定的、附带在观念上具有最小的可能变化的环境中,如果我们好像从睡眠中醒来却还昏昏欲睡,我们听到时钟均匀的报时声,那么我们清楚地把第二个报时声与第一个区分开来,把第三个与第二个和第一个区分开来,一句话,把较后的与较前的区分开来,尽管所有报时声都具有相同强度的音高和音色。我们一点也不怀疑报时声之间的间歇的质,同时在无人为的帮助的情况下立即注意到这种事态是否被扰乱。我们即时地感觉到时间和在时间中的位置,恰如即时地感觉到空间和在空间中的位置一样。没有这种时间感觉,就不会有测……
去看看
认识与谬误
第01章 知识通论 - 来自《人类理解论(第四卷)》
总计 4046 字,11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3 分钟
[英]洛克
2009/10/01
1 我们底知识有关于我们底观念——人心在一切思想中、推论中,除了自己底观念而外,既然没有别的直接的对象,可以供它来思维,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我们底知识只有关于观念。 2 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底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知觉——因此,在我看来,所谓知识不是别的,只是人心对任何观念间的联络和契合,或矛盾和相违而生的一种知觉。知识只成立于这种知觉。一有这种知觉,就有知识,没有这种知觉,则我们只可以想象、猜度或信仰,而却不能得到什么知识。我们所以知道,白不是黑,不是因为我们知觉到这两个观念不相契合么?我们所以确乎不……
去看看
人类理解论(第四卷)
第36部分 - 来自《大雪无痕》
总计 4058 字,11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3 分钟
陆天明
2009/10/01
方雨林就这样“突然”闲了下来。他在家里争着洗碗,争着上医院去伺候妈,以为老爸会说他一个好。岂不知,老爸对他的这些“变化”,早怀有疑心了。他跟老爸解释,单位补他假哩。老爸狐疑地瞟他一眼道:“别踉我闹了,什么时候见你们局里给你们补过假?”方雨珠在一旁忙帮腔:“爸,您也是的,哥忙了,几天不着家,您叨叨他;这闲了,在家陪您几天,您也叨叨他。做您儿子,真难!”方父啐她:“他是陪我吗?我看他是出啥事了。”方雨林忙说:“您说我出啥事了?”方父哼哼道:“没出事,你脸上不是那神色。”方雨林笑了:“爸,您真可以上我们刑侦支队去干一把了。” ……
去看看
大雪无痕
鸟儿已经飞过…… - 来自《当代眉批》
总计 6000 字,15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3 分钟
周泽雄
2009/10/01
当我决心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七卷本巨著《追忆逝水年华》重温一遍时,内心既激动又惶惑。因为,虽然阅读必然会再度获得那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度闻”的通灵体验,考虑到它的马拉松性质,我得亮开架势,作好长途跋涉的准备。路途并不艰险,普鲁斯特可没有詹姆斯·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所体现出的那副欲让天下读者“显出一脸蠢相”(荣格语)的态度,也没有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热衷于向可怜的读者逐层展示手中那柄灵魂手术刀的锋利,不,他只是一如既往地沉浸在悠远绵邈的追忆之中,沉浸在对“小马德兰娜点心”或镶嵌在斯万夫人华丽……
去看看
当代眉批
第廿四章 自食苦果 - 来自《麦克阿瑟》
总计 9899 字,25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5 分钟
傅雁南
2009/10/01
自以为是频发难,目空一切招人嫌; 两枚炸弹投华府,坏了和谈又丢官。 话说1951年元旦前夜,三八线上炮声隆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发起进攻,迅速突破"联合国军"防线。被部署在第一线的南朝鲜军一触即溃,夺路而逃。李奇微坐着他的吉普车在前线跑来跑去,试图阻挡住滚滚后退的洪流,但毫无成效,被迫于1月3日下令全线向汉江南岸撤退。中朝军队立即转入追击,于4日进占汉城,5日渡过汉江,8日占领仁川,并推进至北纬37度线附近地区,歼敌1.9 万余人,胜利结束了第三次战役。 中朝军队的新年攻势再次引起华盛顿一片恐慌。但随着……
去看看
麦克阿瑟
第四编 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第07章 论劳动阶级可能的未来 - 来自《政治经济学原理》
总计 22416 字,57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12 分钟
[英]约翰·穆勒
2009/10/20
第一节 依附和保护理论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状况 前一章的论述主要是想驳斥一种错误的人类社会理想,告诫人们不要象现在这样只一味强调增加生产,而应把注意力放在改进分配和提高劳动报酬这样两件迫切需要做的事情上。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立法者和慈善家就无需再那么关心绝对产量的增加与否,此时最为重要的事情是,分享总产量的人数相对来说应该有所增加;而分享总产量的人数能否增加(无论人类的财富处于静止状态,还是以古老国家所曾达到的最快速度不断增加)则取决于我们对人数最多的阶级即体力劳动者阶级的看法和该阶级本身的……
去看看
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八十四章 阿美士德——被驱逐的使团 - 来自《停滞的帝国》
总计 4899 字,13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3 分钟
[法]阿兰·佩雷菲特
2009/10/01
(1816年-1817年) 1794年12月,马戛尔尼在一封未公开的信里曾对他的使团作过乐观的结论:使团“使英国商人摆脱了一位丑恶贪婪的总督的专制统治,让他们受到另一位真诚友好的总督的保护……它为两国的友谊、为互相协商与直接接触奠定了基础”。 “直接接触”从长远看难道不是使中国人认识错误的最好方法吗? 1795年2月,当荷兰人愤怒地离开北京时,马戛尔尼建议派乔治·斯当东爵士为驻华公使。不幸的是乔治爵士瘫痪了,这计划无法实现。不久乔治爵士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接过了火炬,并采取了毫不妥协的态度。 这期间,英国听从了钱德……
去看看
停滞的帝国
对话之二:节日与文化命运 - 来自《公共生活的个体立场》
总计 3600 字,9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2 分钟
一行
2009/10/01
时间:1999年12月27日夜 地点:武汉大学枫园 对话人:风、一行 一行:听说,你的博士论文专门考虑最困难的时间问题?我想知道,你在从奥古斯丁、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列维纳斯和德里达出发考虑这一问题时,是否注意到我们人类时间中的一个特殊概念亦即节日概念的重要性? 风:伽达默尔在《美的现实性》中重点谈到过这个概念,但这个概念的可能性并未在他那里穷尽。从现象学上说,节日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人类时间的诸种形态。 一行:我个人认为有五种时间形态:希腊的宇宙论的循环时间,它对应玄学……
去看看
公共生活的个体立场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往事并不如烟
梅次故事
机关滋味
国家公诉
沧浪之水
官场女人
骗官
细节决定成败
价格理论
美国人:开拓历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美国人:民主历程
十面埋伏
论法的精神(中文版)
人性的弱点
我主沉浮
灵山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官场春秋
返回顶部
^